首页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通知公告
       

中央财经大学2022年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报告

发布日期:2022-10-31    来源:学校办公室

为持续落实《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教育部令第29号)和《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教办函〔2014〕23号,以下简称《清单》)有关内容,继续推进学校信息公开,提高办学透明度,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年度信息公开工作有关要求,现将我校2021-2022学年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报告如下(数据统计起止时间为2021年9月1日-2022年8月31日):

一、工作概述

2021-2022学年,学校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信息公开作为促进依法治校的重要抓手,按照教育部推进教育公开的总体安排,在学校信息公开领导小组领导下,各单位、部门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压实主体责任,加强二级单位统筹联动,不断拓展信息公开内容,加强有关信息的发布、解读和回应,推进依法治校,保障学校师生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

我校积极通过网络、新媒体等形式进行信息公开发布,建立了以学校信息公开专栏为主,校园网、各二级院系网站为辅,微博、微信、客户端多方位联动的公开渠道,针对不同公开渠道传播特点,运用图片、图表、图解、视频等可视化方式,准确、亲和地为公众提供可感、可信的信息。信息发布单位严格落实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对所公开的信息按校内规定程序开展保密审查,确保公开的信息不涉密。另外,我校十分注重社会公众来信反馈及网上互动交流,持续加强与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的互动交流,接受公众监督。

二、主动公开情况

(一)充分利用线上渠道主动公开信息

2021-2022学年,我校通过中央财经大学门户网站(http://www.cufe.edu.cn/,以下简称学校官网)向社会公开报道涉及学校办学发展的重要信息1971条,围绕国家重大节点和学校重要工作,开设党史学习教育、学校第七次党代会、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大换届选举等五大专题,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学校办学成绩、公开学校办学情况。其中,学校官网“通知公告”栏目公开各类信息95条,内容涉及教学、科研、人事、财务、招生等多个方面;“报告讲座”栏目发布讲座论坛信息21条;“招标公告”栏目公开各类招标信息208条,“自采公告”栏目公开各类采购信息510条。

我校官方微博已有关注用户12万余人,2021-2022学年推送图文信息2100余条,其中围绕学校建设与发展、各项工作进展情况等发布微博256条;学校官方微信有关注用户14万人,本学年推送图文信息718篇,累计阅读量181.7万次。学校官方B站号关注人数4.9万人,发布作品43件;官方快手号关注人数2.5万人,发布作品75件;官方抖音号关注人数5.2万人,发布视频作品76件;官方微信视频号发布视频79条;出版校报29期,全面介绍学校每周发生的重大事件。

我校各单位、部门通过校内办公自动化系统(以下简称OA系统)对校内师生公开发布各类公文、通知,通过网上办事大厅实行校内行政事项线上审批,已上线业务事项343 个,其中完全可在线上办理的业务有262个,只在网上办事大厅发布业务工作指南,需要线下办理的业务有81个。2021-2022学年,在OA系统中发布公文246条,发布部门信息668条,校内公示信息101条;有22053 人次通过网上办事大厅申请办理事项645216 次,办结有关事项 631220 个,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腿”。

(二)以信息公开专栏为集中网络公开平台,动态更新主动公开事项内容

我校设立信息开专栏,实现《清单》所列事项全部公开,使社会公众能够直接和准确地查询到所需信息(具体请登录http://op.cufe.edu.cn/xxgk/xxgk/xxgkjtsx.htm)。各单位、部门结合学年内开展的工作,对信息公开专栏内容进行及时的动态调整和更新,共更新信息1600余条。同时也在各自网站上补充和完善主动公开的信息内容,进一步提高学校信息透明度。

(三)继续强化重点领域各类信息公开

1.招生考试信息公开

(1)本科生招生考试信息公开情况

①学校通过本科生招生网和本科生招生办公室微信公众号公开发布本科招生政策及招生信息,内容包含学校招生章程、各特殊类型招生简章等招生录取政策,历年招生计划、历年录取分数、学校学科专业介绍等招生资讯。学校还通过本科生招生网、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各特殊类型招生的测试资格、入选资格和录取考生名单。2022年,学校认定测试资格考生209人次、入选资格考生823人次、实际录取222人次。

②招生录取期间,实时分省、分批次、分科类公布录取进程、录取分数、录取通知书寄送情况,并提供考生个人录取结果查询;主动公开招生咨询、纪检监督电话和邮箱,并安排专人接听来电和查收邮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与投诉,保障咨询、投诉渠道畅通。

③实施覆盖线上线下的招生宣传工作。优化微信号栏目设计和内容,开通官方微信小程序;举办云端校园开放日活动,增开高招咨询热线电话和咨询群;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参加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交通广播、央视网等平台高招节目;开设在京校园高招咨询点,师生、校友联合在各地开展宣讲、咨询活动;继续组织在校生寒假回访高中母校活动;进一步提升报考指南、海报等招生宣传品的设计制作。

④新生入校后,完成了新生资格复查工作,主动公开新生资格复查结果及在此期间受理的举报、调查和处理结果。2021-2022学年未接到与2021级新生入学资格相关的社会举报或调查。

(2)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公开情况

①我校通过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和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主动公开各类别研究生的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招生计划,并通过研究生院网站主动公开各学院和专业的研究生复试录取办法、复试分数线和录取人数。2021-2022学年公布硕士招生信息25条,博士招生信息13条,港澳台招生信息3条,报考统计及其他相关信息5条。对参加2022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的考生姓名、编号、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拟录取状态等信息进行为期10个工作日的公示,供社会查询。公示范围涉及夏令营考核推免候选人名单、常规考核推免拟录取名单、申请考核制博士第一批次拟录取名单、统考硕士拟录取名单、申请考核制博士第二批次拟录取名单、港澳台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及相应递补名单,共进行录取公示6次。通过夏令营和普通推免共拟录取硕士推免生732人,通过统考拟录取硕士生1819人,通过申请考核、硕博连读和公开招考共拟录取博士研究生224人(含26名直博生),通过港澳台研究生招生考试拟录取港澳台硕士生15人。

②我校研究生招生基础信息在教育部相关网站、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均有公布,并设立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微信公众号引导考生及时快速了解资讯,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为6.34万人。此外,考生还可通过电话咨询、现场咨询的方式获取相应信息。

③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在北京教育考试院和我校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之下进行,在研究生招生简章及复试录取办法中均公布了相关监督电话。同时我校设立了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接受考生在研究生招生录取过程中的各种申诉,并及时作出公平公正的处理决定,既保障学校自主处分权的行使,又最大限度地保障考生依法申诉的权利。

2.财务、资产、基建有关信息

(1)财务信息公开情况

根据教育部要求,2022年4月21日在学校校园网主页公开了学校2022年财务预算,包括2022年收支预算总表、收入预算表、支出预算表和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2022年8月15日,在学校校园网主页公开了学校2021年财务决算,包括2021年收支决算总表、收入决算表、支出决算表和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通过学校招生简章、入学通知书、收费公示栏、公示牌及校园网等方式,分别在沙河校区和学院南路校区对学费收费标准及依据、代收费及服务型收费项目等情况和投诉电话进行公示,并在信息公开专栏、财务处网站收费公示栏中对我校所有收费项目进行公示,明确收费标准及依据,努力保障师生和社会公众知情权、监督权。

(2)资产采购信息公开情况

我校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财政部关于做好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中央财经大学采购管理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学校采购制度以及相关通知要求,对采购的货物、服务及修缮工程项目的采购信息,在财政部指定媒体中国政府采购网、中国教育装备网以及中央财经大学校园网、资产与后勤管理处网站中予以公示。公示内容均严格按照上述文件规定的必须公示内容进行公示,包括项目名称、编号、采购机构、项目预算、采购文件、提交投标(响应)文件的时间地点、采购项目联系人信息、评审专家、中标供应商、中标金额等主要内容。2021-2022学年,共组织采购项目107个,在中国政府采购网、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平台、中国教育装备网、学校官网以及资产与后勤管理处网站对外发布公告697条。

(3)基建工程招投标信息公开情况

我校严格按照国家关于基建工程招投标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对达到市场公开招标要求的基本建设项目均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管的相关信息平台上进行市场公开招标;未达到市场公开招标要求的项目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照政府采购、校内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谈判的方式确定承包单位或供应商,公开招标项目在校园网上发布招标信息。修订《中央财经大学建设工程招投标及采购工作实施办法》(校发〔2021〕156号),严格落实招标采购相应工作流程。2021-2022学年共完成基建工程、货物及服务等招标和采购工作共19次,其中公开招标5次、竞争性磋商5次、竞争性谈判1次,单一来源采购6次、中央政府采购网定点采购2次。

3.组织人事信息

(1)人事招聘方面

根据人社部、教育部关于公开招聘的有关规定及学校有关高层次人才引进、优秀海外留学人才引进、应届毕业生接收的要求,我校严格按照岗位设置的类别和聘用程序,相关人事变动公开、公平、公正进行,招聘信息发布、招聘实施过程通报、招聘结果公示等均在校园网上予以公布。2022年度招聘公告在校园网公告、人事处招聘信息专栏发布,此外,部分学院还通过北美AEA经济学年会网站等发布招聘公告(广告),利用多种渠道广泛招揽优秀人选。在招聘实施过程中,对面试等环节均在指定时间内在校园网主页上予以公示公告。严格招聘结果公示制度,对招聘岗位情况以及拟聘人员基本情况在校园网主页予以公示。2021-2022学年,共进行四批次拟录用人员公示,并设置情况反映渠道接受社会监督,切实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

(2)干部任免方面

为进一步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规范选人用人工作,我校印发《中共中央财经大学委员会中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工作实施办法(校党字〔2022〕24号)》《中央财经大学领导干部兼职管理规定(修订)(校党字〔2022〕50号)》《中央财经大学“双肩挑”中层干部学术恢复期实施办法(校党字〔2022〕55号)》《中央财经大学中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办法(校党字〔2022〕78号)》《关于调整校内机构设置及其职能和中层干部职位职数的通知(校党字〔2022〕79号)》《关于做好第十一轮中层领导班子换届和中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通知(校党字〔2022〕80号)》。严格依规依纪履行各项程序组织开展中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在发布考察预告、拟任人选任前公示、发布任免文件等工作环节中,做到信息准确、公正公开。2021年9月1日-2022年8月31日共发布干部任免文件22件,全部在学校公文发布专栏面向师生发布。

(3)职称评审方面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等通知要求,坚持党管人才,逐步建立按需设岗、比例控制、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合约管理的教师职务晋升和岗位聘用制度。在2021年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中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分别进行3次单位公示、3次全校公示。其中,单位公示由各单位职称工作小组采取线上或线下方式进行,并在公示期结束后向校职评办备案;全校公示由校职评办通过人事信息系统和校园网线上进行。每次公示期均不少于5个工作日,严格评审推荐程序,强化信息公开。在职称评审期间,全校教师可通过电话、邮件、书面材料和当面举报等方式向校职评办进行投诉举报,校职评办对投诉举报事项进行记录、调查,在7个工作日内核实情况,并通过电话、邮件、书面材料和当面沟通等方式向投诉举报人进行反馈。

4.学生奖助评选信息

2021-2022学年,学校通过OA系统、学生处网站、研究生院网站以及“中财学工”、“中财助学”、研究生院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发布各类奖助学金、学费减免、社会性奖助基金项目、优秀毕业生评选的工作通知;通过学生工作系统对经济困难认定、奖助项目申请评定过程进行规范管理,评审结果及时在指定范围进行公示,畅通问题反馈渠道;各学院根据学校制定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评审办法,结合学院实际制定评审细则,均在学院网站进行公示,在细则公示期间,相关人员可向学院评审委员会提出异议;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双百奖学金”拟获奖名单、“龙马学术之星”评审、北京市及学校公派资助名单等评优评奖,在学校官网和研究生院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间相关人员可向研究生院提出异议,切实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

5.学生就业创业信息

学校通过就业信息网、“中财就业”微信公众号、辅导员微信工作群等为载体,精准推送招聘信息与实习信息、就业创业指导与咨询信息。通过就业政策及业务办理培训、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等对就业创业政策进行详细解读。严格执行政策规定,规范三方协议、就业推荐表等就业材料管理,严把违约、遗失等重要材料的公示环节。2021-2022学年,举办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209场,双选会41场,发布招聘信息6005条、实习信息850条,微信公众号推送就业招聘和指导图文信息1893条;邀请多行业校友、企业专家等开展职业发展季、领航行动、团体辅导等指导活动31场,涵盖简历与面试辅导、行企岗认知、基层就业、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开放“职行力工作室”线上一对一个体咨询服务,累计参与学生190人次。

三、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

2021-2022学年,学校收到校外人士通过信函和电子邮箱形式提出的信息公开申请1次,已经按程序答复申请人。未发生有关信息公开收费和费用减免情况。

四、对信息公开的评议情况和工作遭举报情况

我校在《信息公开指南》向社会公众发布监督举报电话、电子邮箱,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与投诉,保障举报投诉渠道畅通。广大师生员工和社会对学校信息公开的关注度逐年提高,对学校信息公开工作给予了较好支持和评价,监督工作办公室未收到对信息公开工作的举报的情况,未发生因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五、信息公开工作的不足和今后努力方向

我校信息公开工作虽然整体平稳有序,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但仍有一些不足需要持续加以改进,具体体现在:校级层面公开工作还需要结合新形势新要求予以完善;信息公开渠道和手段还需要继续丰富;信息公开队伍工作水平还需要继续提升。下一阶段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结合信息公开工作最新要求完善学校信息公开工作体制。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我校将继续以信息公开作为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结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教育部关于高校信息公开工作新要求,及时修订学校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健全校内信息公开运行机制,使信息公开工作更加贴近学校办学实际,真实体现学校发展成果。

二是继续开拓信息公开手段渠道和手段。我校将持续强化各单位、部门信息公开意识,在《清单》基础上积极探索主动公开事项,不断丰富公开事项内容和载体。同时充分利用好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形式以及互联网监督、第三方评估等外部监督手段,使用师生和社会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信息公开,统筹发挥好各类信息公开平台和渠道作用,保障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知情权、监督权。

三是全力提升信息公开工作队伍业务水平。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和案例教学,加大对各单位、部门信息公开业务指导,重点针对信息公开工作规范、流程以及二级单位信息公开工作要求,加强校际之间、部门之间的信息公开队伍沟通与交流,全力推进全校各单位、部门切实提升信息公开工作水平。

返回到列表页

学院南路校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
邮编:100081

沙河校区地址:北京市昌平区顺沙路沙河段1号
邮编:102206